分工是否出现 “空白区”(如没人负责疏散群众导致外围混乱);
资源是否冲突(如同一支水枪既想灭火又想冷却煤气罐,导致两头低效);
信息传递是否滞后(如搜救组发现老人被困后,是否及时告知灭火组 “优先压制 8 楼火势”)。
破拆组与搜救组是否同步动作(如破拆时搜救组是否提前准备担架,避免破拆后等待);
侦检组(测气体)与通风组是否联动(如浓度超标时,通风组是否立即启动排烟机,而非等待指挥指令)。
临时减员:演练进行到 30 分钟时,通过 “裁判”(观察员)宣布 “灭火组 1 名队员因‘高温灼伤’退出”,检验剩余队员是否能快速补位(如原本负责供水的队员是否主动接管水枪,指挥是否即时调整分工)。
跨角色任务:要求 “平时负责通信的队员” 临时参与担架转运,“负责驾驶消防车的队员” 协助破拆,检验团队是否存在 “岗位壁垒”(如 “我只干我的活” 导致任务停滞)。
示例:地铁火灾联合演练
联合地铁工作人员、医护人员参与:
消防员请求地铁方 “关闭事发区间电源”,但地铁人员以 “需总部审批” 为由延迟操作,检验消防员是否能快速沟通(如出示应急条例要求优先处置);
医护人员在接收伤员时,发现消防员未提前标注 “伤员是否有骨折”,导致救治延迟,检验团队 “信息传递的完整性”(如搜救组是否主动记录伤员状态并同步给医护)。
观测维度 | 核心指标 | 典型问题示例 |
---|---|---|
分工合理性 | 任务是否有重叠 / 空白?资源(人员、设备)是否错配? | 两组同时冲向同一被困点导致人力浪费;破拆工具被闲置而搜救组因缺工具停滞。 |
沟通效率 | 信息传递是否及时 / 准确?是否存在 “无效沟通”(如重复喊话)或 “沟通延迟”? | 灭火组已压制火势,但未告知搜救组 “可进入”,导致搜救组原地等待 5 分钟。 |
指挥协同 | 指挥员指令是否清晰?各组是否能根据指令快速调整?是否存在 “多头指挥”? | 指挥员同时给 3 个组发指令导致混乱;某小组擅自行动,未执行指挥调整后的分工。 |
应急补位 | 突发状况下,是否有人主动填补空缺?补位是否专业(如非本岗人员能否正确操作设备)? | 水枪手受伤后,无人主动接管水枪,导致火势复燃;替补人员不会连接分水器。 |
安全协同 | 团队是否兼顾 “任务推进” 与 “互相掩护”?是否存在 “只顾自己不顾队友” 的行为? | 攻坚组进入浓烟区时,掩护组未及时跟进供水,导致攻坚组暴露在高温中。 |
过程中暂停复盘:对 “协作崩溃点”(如因沟通失误导致任务停滞),可临时叫停演练,让团队即时讨论 “刚才错在哪里”。例如:发现 “灭火组与搜救组因对讲机频道混乱失联”,立即让双方演示 “正确的频道切换流程”,并重新演练该环节。
结束后全面复盘:结合全程录像、时间轴数据(如 “从接警到水枪出水耗时”“各组首次沟通时间”),逐帧分析:
用视频回放指出 “某队员在队友体力不支时未主动分担负重”,强化 “互相掩护” 意识;
用数据对比(如 “标准时间 10 分钟完成的水带铺设,实际用了 15 分钟,因两人配合时方向相反”),明确 “动作协同” 的改进方向。
若暴露 “沟通信号混乱”:开展 “噪音环境下的手势 + 灯光信号训练”,设置 “模拟火场噪音(如鼓风机、呼救声)”,要求团队仅用非语言信号完成 “转移 3 名‘伤员’” 任务;
若发现 “补位能力不足”:进行 “角色互换演练”,让供水员练习破拆,搜救员练习驾驶消防车,通过 “体验队友工作” 理解其需求,提升补位时的专业性;
若存在 “跨部门协同低效”:与联动单位开展 “信息对接专项训练”,如消防员与燃气公司约定 “泄漏点位置描述标准”(如 “以某某阀门为基准,向东 3 米”),减少沟通误差。
设立 “最佳协同奖”:奖励在演练中主动补位、高效沟通的团队(而非最快完成任务的团队);
公开表扬 “协作细节”:如 “灭火组在推进时,特意为搜救组预留安全通道”“通信员主动记录各组需求并统一协调资源”,用具体案例传递 “什么是好的协作”。
学校电话:18588888888 招生电话:18588888888
学校邮箱:827312229@qq.com
学校地址: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盖冗村88号
微信
微博
抖音
公众号
copyright © 2025 网站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:黔ICP备2025052087号-1
18588888888